下午到誠品信義書店3樓飲食書區,參加「真食手作─Vicky的無添加日常廚房」新書發表與料理分享會。
曾經在連鎖速食餐廳擔任高階主管秘書的Vicky,十多年前,因為女兒罹患血癌,當時的她只有三歲,在照護女兒全力抗病期間,深覺食物是維持和加強病人體力的關鍵。從那時起,Vicky決心回到廚房,自己料理女兒的三餐。也因此開始注意到市面上許多食品包裝上的成分表,密密麻麻的添加物和讓人一頭霧水的化學名詞──防腐劑、色素、調味劑、香料、乳化劑、黏稠劑、抗氧化劑等。後來發現如果要避免這些化學添加物似乎不是這麼容易,超級市場、便利超商內幾乎很難找到沒有化學添加物的食品。因此,也開啟了Vicky研究無添加食譜之路。
偏愛西式料理的她,也開始學做青醬和果醬。在一次義賣的機會,Vicky用自己栽種的甜羅勒做了青醬,沒想到大受歡迎,自此,全心投入無添加物醬料的世界。並在2014年底,開了一家「無人工添加物」的餐廳-真食‧手作,企圖傳達兩個理念:一是無添加物、健康的食物也可以非常美味;一是連餐廳都可以做到無添加物,那麼,一般家庭一定也可以達成避免人工和化學添加物的目標。因此,店內從餐點、麵包到甜點,全都由Vicky自己研發和製作。並在開店2年後,獲得了2016國際無添加物協會「Anit Additive Tasty Award」亞太無添加物美食獎的殊榮。
從女兒罹癌、痊癒,到獲獎成為亞太無添加三星主廚,這十多年來,Vicky對於推廣無添加的理念始終不遺餘力,在這過程中,她發現人工添加物最大的問題出現在醬類、粉狀物等用來調味的加工食品,像是醬油、辣椒醬、果醬、雞湯粉、沙茶醬、高湯粉、麵粉、胡椒粉等。這本書正是Vicky鑽研無添加醬料的總整理,收錄35款Vicky自家製最常用,也最好用的醬料食譜,且運用在台灣餐桌上最常見的菜色,如紅燒獅子頭、滷肉飯、滷牛肉、麻油雞等。
現今大多數人已認不得真正食物的味道,且對化學和人工添加物產生依賴,Vikcy希望透過這本書提醒大眾避免掉人工和化學添加物,教作即使無添加也非常美味的料理方法。重新找回食物原來乾淨的味道,回歸到自家廚房、親手作料理照顧自己與家人。
在新書發表與料理分享會,挑選了具有台灣傳統特色的兩道家常料理明目菊花雞湯和滷肉飯,由作者Vicky親自示範。
— Luke Liu